顯微鏡北京辦事處的顯微鏡光學原理性能專業術語:
1.光源:本身能發出光(包括可見輻射、紫外輻射和紅外輻射)的物體。通常指能發可見輻射的發光體。
2.點光與距離(如:光度側f距離、觀測距離)相比,發光體的幾何尺寸可以忽略的光源。
3.初始光源:發射由能t轉換而產生的光的一個表面、空間或組成部分。
4.二次光源:通過反射或透射,使接受到的光改變方向或至少部分改變方面,而本身不發射光的表面、空間或組成部分。
5.光線:垂直于波面并表示其傳播方向的直線。
6.主光線:顯微鏡北京辦事處講解從軸外物點發出成像光束的中心光線或通過孔徑光閡中心的光線。
7.軸光線:沿光軸通過的光線。
8.邊緣光線:軸上物點的成像光束中,過孔徑光闌邊綠的光線。
9.法線:垂直于界面的直線。
10.光束:與波面垂直的光線簇。
11.會聚光束:向一點或一個徽小區域會聚的光束。
12.發散光束:從一點或一個徽小區域發散的光束。
13.平行光束:傳播方向相同、既不會聚也不發散的光束。
14.輻射
a)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形式發射或傳輸。
b)指電磁波或粒子。
15.單色輻射又稱單色光:只有單一頻率或單一波長的輻射.或者是有很窄的頻帶或很窄波長范圍的輻射。
16.復合輻射又稱復色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單色輻射組成的輻射。
17.可見輻射(光):能夠直接引起視覺的電磁輻射。
18.紅外輻射:波長長于紅光的光學輻射。
19.紫外輻射:波長短于紫光的光學輻射,其波長范圍約l0nm-380nm。
20.白光:單色光的混合,其成分比使人眼的感覺是無色的。